猪獾捡走了我的望远镜,还“盘”了它好几天!,猪獾能当宠物养吗

只是一个照面,便有三名准圣初期吐血倒飞,两名准圣中期也是狼狈不已。

大家好,我是李小龙(编辑:顺便一提,这是本名,猫盟还有一个志愿者叫李连杰),是一位自然保护、自然科普和自然教育的从业者,住在北京的怀柔。我从事自然保护工作超过10年了,其间去过许多地方,比如青藏高原、横断山区,但一直没有留意过身边的北京。

直到疫情开始,外出变得困难,我才开始关注我家周围的自然,在北京怀柔的山区进行野生动物调查。后来,从2024年初开始,我与猫盟的大猫,还有武阅,一起合作在北京的山区进行野生动物调查。我们给这个调查起了一个名字:北京山野探索计划

我们想通过这个计划回答两个问题,第一个是“北京的山上有哪些野生动物?”,第二个是“它们过得好吗?”

1

北京的山在哪里?

在回答问题之前,我们先了解一下北京的山到底在哪里。

北京超过60%的面积都是山区。北京北部的平谷区、密云区、怀柔区、延庆区、昌平区属于燕山山脉。北京西部的房山区和门头沟区,属于太行山脉。

地图上的这些方块,标记的是我和猫盟合作在北京进行调查的区域。东侧的是平谷区,北侧是怀柔区,西北侧是延庆区,紧挨着延庆南面这个是昌平区,最西侧这个是门头沟区,西南侧是房山区。我们把北京主要的山区都覆盖到了。

下面给大家看看北京的山景。

这是北京怀柔的帽山。

这是怀柔的黑坨山,秋天的树林五彩斑斓。

l这是怀柔的头道梁,初冬很多树的叶子都掉了,黄色的树是花叶落叶松。

这是北京平谷的群山。

平谷红色的岩石。

北京延庆冬日的峡谷,有的河已经封冻了。

有些地方水流很急,还没来得及结冰。

这是我们在门头沟的椴木沟拍的。这是一个峡谷,非常狭窄,走在里面能看到上面很窄的“一线天”。

2

捡屎和放红外相机

接下来,我会讲一些我在怀柔调查野生动物的经历。

这是我在怀柔发现的野生动物痕迹。这两条红线里面是一条兽道,是野生动物走出来的。右上角是豹猫的粪便,根据粪便里未消化的毛发,可以猜测这坨粪便的“屎”作俑者是谁。右下角一粒粒的是狍子的粪便。

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还能发现这么多野生动物的痕迹,我又惊又喜,2023年,我跟朋友借了10台红外相机,安装在北京怀柔的山区。

这里是我使用红外相机拍到的一些野生动物:

第一排(从左到右):花面狸、豹猫、貉

第二排:猪獾、亚洲狗獾

第三排:中华斑羚、狍

调查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小插曲。

有一次我在布设红外相机的时候,脚下的落叶堆里有一窝红蚂蚁,顺着脚爬到脖子里咬我,难受得要命,所以我布设完相机就赶紧跑了,把一个双筒望远镜落在了相机前。几个月后,我又回到这里回收红外相机数据,发现有一只猪獾,每天晚上都来到红外相机面前“把玩”望远镜,望远镜还在原地没有被玩坏,所以我拿了回去,猪獾也失去了心爱的玩具。

有一次我们的向导带着他的小狗阿虎,跟我一起上山,忽然阿虎不见了,后来又听见一阵像油锯锯木头似的巨大声音,我问:“这个山里面还有人用油锯砍树吗?”,向导听了一下说:“这不是油锯的声音,是一群野猪在叫。”

他马上意识到,可能他家的阿虎去找野猪了,一只小狗哪里是野猪的对手啊?赶紧把它叫了回来。好在我们顺利地把阿虎叫回来了,也没有和野猪发生正面冲突。

今年前不久我的一个队友,还在平谷的山区里遇到过野猪,当时相隔也就10米左右,他学老虎叫,把野猪吓跑了

3

北京的野生动物

下面我们来看看北京的山里有哪些野生动物。

狍是一种好奇心非常强的动物,它看到了红外相机,就会凑到前面去仔细地观察。

我们经常听到人说“傻狍子”,其实狍子一点都不傻,狍子很机警。但它看到东西以后就会长时间的盯着,这就给了猎人伤害它的机会。

这是中华斑羚的幼崽。

山里的人叫斑羚“野山羊”,它的蹄子有特殊的构造,非常适合在陡峭岩壁上攀爬。在北京西部的房山、门头沟这些地形陡峭的地方,中华斑羚比较多。

前面我们讲过了野猪,野猪的繁殖力很强,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大型捕食者了,所以它们迅速地繁殖起来,我在怀柔放的红外相机,有一段视频拍到了12只野猪。野猪很好奇,也非常警觉,鼻子又灵。野猪的社会性很强,小野猪会在打闹玩耍中,建立起社会关系。它们是很聪明的,所以不要说“蠢得像猪”,这是对猪的污蔑。

野猪喜欢拱地,它们不仅会在落叶堆里、土里翻吃的东西,还会把湿泥拱起来,躺在上面乘凉。这些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很多影响,比如它把泥土挖得疏松,有利于植物和泥土里的小动物生存,再比如树种掉到落叶层上,经过野猪的翻拱,种子就会越过落叶进入泥土,从而帮助种子发芽。

北京有两种獾:猪獾和亚洲狗獾。猪獾和狗獾有什么区别呢?猪獾的鼻子是粉色的,狗獾的鼻子是黑色的,猪獾的下巴是白色的,狗獾的下巴是黑色的。猪獾行动的方式更像猪,老是低着头在土里翻拱,狗獾行动更像狗,鬼鬼祟祟地来回找食物。

猪獾粉色的鼻子在地上拱来拱去

狗獾躺在地上挠痒痒

开始我分辨这两个也挺吃力的,尤其是晚上红外相机拍的是黑白影像。但是看多就会发现,气质完全不一样,猪獾的气质就是猪的气质,狗獾的气质就是狗的气质

北京还有貉,有时被错误地称为“狸猫”或者“浣熊”。

一丘之貉”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?据我了解,可能是貉自己不擅长打洞,冬天钻到猪獾、狗獾的洞里避寒。到了冬天,古人有时候会看到猪獾、狗獾和貉住在一起,就把它们当成“同道中人”,称作“一丘之貉”。

历史上,北京有不少的赤狐,但近些年来赤狐越来越少了,我们今年仅仅在北京怀柔和门头沟两个区记录到了赤狐。原因未明,可能跟打猎有关。

这是豹猫,是北京现存唯一的野生猫科动物,也是国内分布最广的野生猫科动物。

北京还有唯一一种灵猫科的动物,也是国内分布最广的灵猫科——花面狸,也叫果子狸。它可能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来源,因此果子狸把“吃野生动物”的问题提上了公众议题。近年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,果子狸的分布有向北扩散的趋势。

岩松鼠是北京山区最常见的一种松鼠。

在秋天岩松鼠会把吃不完的种子埋到地下,作为储备食物,但岩松鼠的记性没有那么好,总有一些种子留在地下,获得发芽生长的机会。所以岩松鼠埋种子的行为也有助于森林的更新。

我们的调查中最奇怪的发现是一只猕猴,北京并不是猕猴的自然分布地,我们猜测它是养殖场或者动物园里逃逸出来的。

我们也发现了北京野生动物面临的危机。

比如盗猎,我们拍到了走路一瘸一拐的狗獾,它可能是像野猪一样,被偷猎者的陷阱伤了脚。当地老乡告诉我们“过去这个山上水很多,但是这些年山上都没水了”,这可能是气候变化的结果。还有人兽冲突,比如豹猫吃了农民的鸡,农民就会把它毒死。

还有开发的问题,我们的红外相机拍到了在山里施工开路的挖掘机。施工开始后,这个地点很久都没有再拍到过动物。

4

北京野生动物的未来

这张画是我们理想中的,生态系统健康的北京山野,是未来北京的山的“蓝图”。天空上有金雕,悬崖上有中华斑羚,山坡上有褐马鸡,山谷里面有野猪、勺鸡、赤狐、猪獾、豹猫这些物种,溪流里有黑鹳,还有猫盟一直关注的旗舰物种华北豹。

华北豹的自然栖息地之一就是太行山脉,太行山脉一直延伸到北京的西部山区,房山、门头沟这些地方。在河北和山西还有相对健康的华北豹种群,所以猫盟提出要“带豹回家”,通过生态修复,让华北豹回到北京。

虽然北京的野生动物面临种种生存问题,但好在我们的力量也更强大了。最早我是孤身一人在山上做调查,如今已有很多志愿者加入了我们,跟我一起在山上布置红外相机、反盗猎。我们还在做青少年自然教育的工作,我们想在孩子心里埋下一些种子,等他们长大以后,也成为北京山野的保护者。

最后我给大家看一下,在北京的山野里,野生动物和人类到底有多近。这段影像拍摄于2024年6月28号下午5点,过了一个小时的6点,一只中华斑羚就走了过去。

还有这段影像也是在怀柔拍到的,这是一只豹猫,它站在山上,俯瞰下面城市里的万家灯火。

未来在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旁边,城市里的人和山上的野生动物如何共存,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,也需要更多伙伴的加入。共同为了北京的生态,为了野生动物的未来而努力。

分享到:
绯想梦幻色

卖火柴的人

二次元爱好者,专注于动漫、漫画、轻小说领域的分享与创作。

绉浮觞
风华寂寞
2025-05-24 02:31
这篇文章写得真好,让我对以前的奶茶块有了更深的认识!
梁家三少
生亦何苦
2025-05-24 02:31
感谢分享,文章内容很有深度,期待更多精彩内容!
活的橙子
地球本地人
2025-05-24 02:31
作者对藏在锦绣山河里的中国传统色的见解很独特,让我受益匪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