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子韬朵薇卫生巾资本局:一场明星流量与供应链的精密套利实验,黄子韬薇娅合开公司

王杂毛高台上喘着粗气一脸冷笑观战,看着密密麻麻的贼军已冲到城墙跟笑意更浓,流民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气势很是出乎他的意料,果然不逼不行啊。

当 4000 万 GMV 的直播数字在屏幕上跳动时,黄子韬的卫生巾品牌 “朵薇”
正以一场教科书级的商业实验,揭开明星跨界背后的资本密码。这场始于315晚会舆论风暴的创业故事,绝非简单的 “明星带货”,而是 MCN 机构、明星
IP 与供应链资本的三重合谋 ——
从工厂收购的重资产布局到股权结构的腾挪游戏,从直播流量的爆破式打法到二手市场的溢价狂欢,每个环节都暗合商业丛林的生存法则。

当卫生巾行业代工乱象被央视曝光时,黄子韬团队做出了一个反常识决策:斥资
2.75 亿元收购浙江米派护理用品有限公司,更名 “浙江朵薇护理用品有限公司” 并改造生产线。这一动作看似 “逆流而上”——
在快消品行业普遍依赖代工的背景下,自建工厂意味着巨额沉没成本,但在舆论风口下,却成为破解 “贴牌质疑” 的杀手锏。

企查查数据显示,这场收购背后藏着复杂的股权迷宫:黄子韬通过持有杭州龙悦谦网络科技
99% 股权,间接控制杭州龙则灵网络 44% 股份,而上市公司遥望科技(002291)的控股子公司杭州遥望网络则持有龙则灵 46% 股权。这种
“参股不控股”
的设计极具深意:既通过资本纽带绑定供应链,又将经营风险分散至合作方。正如《钱江晚报》披露,这场收购实质是遥望科技董事长谢如栋、浙江卫生用品商会会长吴跃与黄子韬的三方合作,黄子韬仅以
“品牌主理人” 身份站台,生产环节由专业团队把控,完美规避了明星直接参与实业的经营风险。

工厂改造的细节更显资本算计:2.75
亿元投入中,80% 用于提升自动化率至 90%,表面上是 “透明化工厂”
的品质宣言,实则通过规模化生产压低成本。据行业测算,自动化产线可将单片卫生巾生产成本控制在 0.3 元以内,为后续 “1 分钱试用”“49.8
元组合装” 的低价策略埋下伏笔。

作为 “直播电商第一股”,遥望科技的入局绝非偶然。2024 年财报显示,其营收微降 0.3%
却亏损 10.01 亿元,急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。而卫生巾行业 50% 以上的毛利率、千亿级市场规模,叠加黄子韬抖音账号 78%
的女性粉丝占比,构成了完美的商业模型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遥望科技的算盘里还藏着更深层的资本诉求 —— 通过朵薇项目绑定黄子韬的明星 IP,为上市公司注入 “新消费” 概念。在财报亏损压力下,这种 “明星经济 + 新消费” 的故事线,无疑是吸引资本市场关注的有效手段。

但这场流量狂欢背后暗藏隐忧:二手平台上,朵薇试用装被炒至
190 元,溢价近 40 倍,黄牛囤货现象严重。这种 “饥饿营销”
式的流量打法,虽然短期内制造了稀缺感,却也为未来的假货风险埋下隐患。更关键的是,卫生巾作为高频刚需品,用户复购依赖产品力而非明星光环 ——
此前欧阳娜娜 “nabi”、白敬亭潮牌的质量翻车事件,早已证明流量变现的脆弱性。

黄子韬为朵薇贴上 “医护级” 标签,宣称通过 17
项国家检测、菌落总数为 0,并计划将生产线从 3 条扩至 12
条。这些数据看似雄心勃勃,却难掩行业规律的制约:卫生巾生产线从调试到稳定量产通常需 45-60 天,而朵薇从工厂收购到产品上市仅用 8
个月,如此仓促的周期能否保障品控?

资本市场的态度更为现实:恒安国际、百亚股份等传统巨头仍占据
70% 市场份额,且毛利率超 60%;辛选 “棉密码”、东方甄选等竞品已通过供应链深耕建立壁垒。朵薇若想突围,“黄子韬老婆试用”
的营销噱头远不够 ——6 月即将启动的线下商超渠道,才是检验其供应链能力的真正考场。

这场商业实验本质是
“三重套利”:用资本收购套利行业信任危机,用明星流量套利粉丝经济红利,用参股模式套利供应链风险。但卫生巾行业的竞争终将回归本质 ——
当直播间的喧嚣退去,消费者只会为 “2.0mm 超薄棉柔”“维生素 B5 养护” 等真实产品力买单。而遥望科技亟待扭亏的财报、黄子韬明星 IP
的保质期,都在考验这场资本游戏的续航能力。或许正如一位行业资深人士所言:“明星跨界不是不能成功,但首先要想清楚 ——
你卖的是卫生巾,还是卫生巾概念股?”

分享到:
混沌重明

撞破南墙

二次元爱好者,专注于动漫、漫画、轻小说领域的分享与创作。

笑言海.QD
全性
2025-05-24 03:04
这篇文章写得真好,让我对工资情绪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!
伏家少爷
属猪的小羊
2025-05-24 03:04
感谢分享,文章内容很有深度,期待更多精彩内容!
公子姑苏
大灰狼她姐
2025-05-24 03:04
作者对张婧仪生图的见解很独特,让我受益匪浅。